福建疫情牵动人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9月14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紧急组建医疗队,携带大量医疗物资奔赴福建,支援当地疫情防控,这不仅是医疗资源的跨省调度,更是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精神的生动体现,郑州支援福建,跨越千里,传递的是力量,更是温度。
紧急响应:郑州医疗队的迅速行动
9月13日,福建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疫情形势骤然紧张,医疗资源、人力物资面临压力,当晚,国家卫健委协调多省支援力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时间响应,14日凌晨,医院紧急组建了一支由5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包括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专业骨干,调配了10台呼吸机、5万套防护服、20万只口罩及大量检测试剂等物资,连夜装车发往福建。
这支队伍中,有人刚下夜班,有人推迟婚期,有人告别幼子,护士长李娟说:“疫情就是命令,我们没有犹豫的理由。”这样的迅速响应,背后是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医疗资源的深厚积累,更是多年抗疫实践中形成的高效应急机制。
千里驰援:路上的挑战与温情
郑州至福建,距离超过1200公里,医疗队选择陆路运输,以确保物资快速直达,车队穿越河南、湖北、江西、福建四省,沿途多地交警部门开通绿色通道,提供护航服务,在湖北黄冈段,遭遇暴雨天气,当地交警主动引导车队至安全区域休整,并送来热食饮水,一位交警说:“你们去支援,我们保障你们的路。”
这不仅是一次物资的运输,更是一场爱心的接力,社交媒体上,#郑州支援福建#的话题迅速升温,网友纷纷留言:“致敬逆行者!”“闽豫一心,共克时艰!”这种跨越地理距离的情感共鸣,彰显了中国人面对灾难时的凝聚力。
抵达福建:高效投入防控一线
9月15日中午,医疗队抵达福建泉州,立即与当地防控指挥部对接,根据安排,郑州医疗队主要负责泉州市定点医院的重症患者救治和方舱医院的支持工作,队长王医生表示:“我们带来了郑州的抗疫经验,尤其是大规模核酸检测和院感防控的方案。”
在泉州市第一医院,郑州医护人员与福建同行并肩作战,两地医疗团队快速融合,共享数据、协同诊疗,仅一天时间,医疗队协助完成了3万份样本检测,参与了10台重症手术,郑州带来的呼吸机等设备及时缓解了当地物资短缺的压力。
背后故事: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人
支援行动中,无数个体故事令人动容,郑州护士小张,原定于9月结婚,主动推迟婚期加入医疗队,她说:“婚礼可以晚点,但疫情不能等。”福建本地志愿者老林,连续三天为医疗队提供免费餐饮,他说:“你们从那么远来帮我们,我能做的只有这些。”
这些平凡人的选择,汇聚成不平凡的力量,从郑州到福建,从医护人员到普通市民,每个人都在用行动诠释“命运共同体”的含义。
反思与启示:区域协作与国家治理
郑州支援福建,不仅是一次应急响应,更是中国区域协作机制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缩影,从2020年武汉抗疫到2021年河南水灾,再到此次跨省支援,中国逐步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常态化机制,这种机制基于强大的组织能力、资源调度能力和民众的集体意识。
这次支援也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在多次抗疫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跨省支援,这些经验得以共享,提升了整体防控效率。
携手前行,静待春暖花开
郑州支援福建,是千里驰援,更是心手相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专业的力量、制度的优势,更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疫情终将过去,但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会长存于心。
正如一位福建患者所说:“谢谢你们从黄河边来到闽江畔,让我们相信,无论多远,我们都不是孤军奋战。”愿两地情谊如长江之水,奔流不息;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辫儿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ainet.com.cn/cshidaquan/128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辫儿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郑州支援福建/支援 郑州》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辫儿号]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2022年末,郑州富士康科技园区爆发的新冠疫情,不仅成为国内疫情防控的重要焦点,也引发了全社会对大型企业危机管理、员工权益保障以及公共卫生责任的广泛讨论,随着事件逐渐平息,相关部门公布了处理结果,这一结果不仅是对事件的总结,更是对企业社会责...